3月14日下午,学校在南校区溪山书房举办了以“共建阅读学习场”为主题的“春日好读书 书香进校园”阅读示范活动。聚焦法医学与生命教育,邀请贵州警察学院法医学教授、《尸体变化图鉴》作者陈禄仕,贵州出版集团科技社副编审施雯担任主讲嘉宾,以图书作者、编辑的身份,分享了该书出版背后的故事,为我院的本科生带来了一场知识与人文交融的阅读盛宴。活动通过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客户端全程直播。
活动现场,陈禄仕教授以自身经历为引,向同学们揭示了法医工作的真实面貌。他坦言,许多人通过影视剧了解法医,但现实中的他们更多是在实验室和案发现场,与冰冷的数据和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打交道。每一次解剖都是对生命的探索,既要通过科学剥离情感干扰,又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具遗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从基础医学出发,总结前人经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努力成为一名成熟的医学工作者。
作为书籍的编辑,贵州出版集团科技社副编审施雯则从幕后视角分享了成书历程。她提到,团队在编辑过程中曾因专业术语晦涩、图像排版难度大而屡屡受挫。但团队凭借对医学领域的好奇心,反复与作者、专家沟通,最终完成了图片排版、审校等关键工作。令她意外的是,这本初衷为专业人士打造的参考书,却在豆瓣平台获得9.1分的高分,成为公众了解生命科学的热门读物。它证明了严谨的学术内容同样可以架起专业与大众的桥梁。
在交流环节,护理学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结合专业特性踊跃提问。针对医学伦理、死亡认知、生命教育等问题,陈禄仕教授和施雯副主编分别给予了同学们解答,帮助同学们科学的认知死亡的本质,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更理性地处理情感压力,同时强化对生命价值的敬畏。也希望同学们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能以赤诚之心拥抱医学的浩瀚,以坚韧之肩扛起守护生命的重托。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拓展了专业视野,更深化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护理学专业学生杨文怡感慨:“此次活动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形式更加的生动灵活。通过书籍直面死亡的科学记录,让我对护理工作中的生命关怀有了更深的理解。”未来,医学院将持续推动“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引入更多跨学科优质书籍,构建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并重的阅读生态,为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提供助力。
图文:“溪山医韵”班主任工作室
一审:王 洁
二审:张亚莉
三审:吴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