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宣传读本(第三讲)
第三讲
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
责任制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责任制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是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内在动力。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本质特征规律特点、基本要求等基础上提出的,完全符合国情,符合安全生产工作领域的实际,因此得到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战线和各地党委政府、社会各方面的赞成和拥护。
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实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于加强安全生产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体制也存在些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安全生产工作跨越经济、民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涉及方方面面,单靠政府去抓,明显感到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安全发展规刘整顿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打击非法违法行为、重大隐患治理和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等方面,政府的号召力、协调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党统揽各项工作全局,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也是搞好安全生产最大的政治优势。各地实践表明凡是党委重视,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亲动手抓的地方,安全生产工作就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安全状况就能显著改善;反之,如果地方党委不重视,单靠政府单打独斗安全生产工作就难有大的起色,甚至陷入被动前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制定出台文件,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9个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2013年以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全面梳理近5年来全国煤矿事故的基础上,确定了全国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实行直接指导、特殊管理,组织开展了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战。各重点县高度重视,普遍加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有19个县的县委书记亲自出马担任了煤矿安全攻坚战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动手抓。从年来的效果看,这50个县的煤矿安全工作很快出现了新变化、新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改善。
因此,必须在完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上下功夫、见成效,尽快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要抓好以下6个关键环节:
一、积极探索地方党委领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得力措施和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要抓住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切实加强领导。什么是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根据各地的实践,党委抓安全生产主要有以下5条:
(1) 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保证安全生产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
(2) 加大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考核权重,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干部业绩考核和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行安全生“一票否决”。四川、甘肃等省2013年将省委组织部增列为省安委会成员单位,把市州党委、政府和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抓好安监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使政府安监机构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监管效率效能。
(3) 把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抓安全、促发展的能力,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进步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避免不良炒作,确保社会稳定。
(4) 在打非治违、整顿关闭、重大隐患整改治理、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等关系重大的安全生章产事项上,科学决策、靠前指挥、督促落实。这些工作涉及党风廉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力等,党委牵头比较好。
(5) 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严查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和腐败行为。
抓住了以上5条,地方党委就能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总揽全局,牢牢把握住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二、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具体职责
党政同责不能代替和削弱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职责主要有以下5条:
(1) 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安全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应担任安委会主任,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政府和部门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务必使责任覆盖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能留下断层、育区和死角。
(2) 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 有效调配行政资源,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从严执法,深化隐患排查整改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不留死角。
(4) 深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包括安全投入、科技装备、支持政策、重大危险源治理等关键问题。
(5) 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举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勇于承担本区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的重任,不可有丝毫懈怠。凡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问题的地方,把手就要负责。”地方各级领导同志使命在身重任在肩。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一定要豁得出去,舍得花心血,勇于承担,勇于负责。要“命字在心,夙夜在公,经常有睡不安稳、半夜惊醒的情形。只有保持这样的感情、激情和痴情,才能真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理顺各个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上的职责
各部门要与社会各方面一起,齐抓共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完善监管体制,理顺各方关系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监管上的职责,认真落实安全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责任,落实国土资源、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建设等相关部门的直接监管责任,以及地方政府的属地监管责任。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各类协会、学会新闻媒体等作用,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和监督安全生产,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四、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12字”责任体系的立足点、着眼点和出发点。安全不安全,企业最直接、基层最关键。大量事故表明,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要消灭企业。地方党委、政府要紧紧盯住企业,使之始终处在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下,丝毫不能松懈。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指导督促企业履行市场主体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狠抓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建设,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切实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五、改进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强有力激励约束机制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安全生产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坚决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内蒙古自治区将盟市综合考核中安全生产所占分值,由以前900分中的15分,提高到90100分。改革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主要控制考核事故下降幅度、重特大事故和相对指标坚持实行安全生产考核点评制度,对各地区事故情况每季度进行排序,每半年召开视频会进行当面点评,批评落后,表扬先进,强化激励约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每季度将全国各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报送中组部,将50个煤矿、50个金属非金属矿山、60个危险化学品、2个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重点县的安全生产情况送所在市委组织部,作为政绩业绩考核的依据。
六、厉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认真查处事故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严格事故调查,严肃责任追究。坚决克服和纠正事故查处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失之于宽的倾向,真正通过严肃处理责任单位和人员,警醒各类企业以及政府和部认真反思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漏洞并努力加以改进落实总书记的要求,2013年以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大了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去年发生的49起重特大事故,已经结案46起,平均结案时间由过去的每起215天缩短到106天,共追究995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314人,党纪政纪处分681人。四川桃子沟煤矿“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有2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21人受处分,矿主被判20年,是有期徒刑的最高限。对每一起事故,都要依法依规、从重从快严肃查处,让非法违法肇事企业和责任人付出更大代价,给事故遇难者亲属和人民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同时,所有事故处理结果和事故调查报告全文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让思想麻痹和心存烧幸的企业和责任人受到更大教育和震动,血的教训决不能再用血的代价去验证。
(来源:贵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生产宣讲专栏)